从慈善互助性质的 “时间银行” 体系来看,时间币是一种记录志愿者服务时长的凭证,旨在鼓励邻里互助、社区关怀。例如在上海虹口区的实践中,截至 2024 年 10 月,志愿者通过服务累计生成约 9249 个时间币 ,这里的时间币本应在社区内用于兑换养老等服务,并无明确市场价格,其价值在于促进公益服务的循环。但在非法交易市场,时间币却被扭曲利用。不法分子以 “养老服务” 为名,打造虚假 “时间银行” APP,让用户充值购买时间币,承诺高额日收益率(如 1000 元 = 1000 时间币,每日返 5% 收益),并设置拉人头的动态收益机制,形成传销式裂变 。在郑州等地的地下交易所,时间币黑市汇率已跌破官方定价的 50% ,但此类黑市交易不受法律保护,价格波动完全由骗子操控,毫无稳定性和参考价值。
另一类与名人、KOL 相关的时间币,以 time.fun 平台为例,创作者可在平台发行自己的时间资产。当用户在平台内盘购买时间币,若内盘市值达 10 万美元,时间币将发射至外盘 DEX 。不同交易场景下价格机制复杂:内盘交易时,用户交易需支付 0.5 USDC 给平台方,剩余金额按比例分配给平台、名人等实体;外盘交易中,平台收取 1.5% 的 USDC 用于多方分配 。但此类时间币价格受创作者影响力、互动需求、交易活跃度等多种因素影响,时刻处于波动中。例如 Solana 联合创始人 toly 在 time.fun 创建的代币,市值最高达 2000 万美元,随后回落到 670 万美元 。
在中国,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无论是慈善互助体系中被非法交易的时间币,还是名人经济模式下的时间币,参与交易均不受法律保护。投资者一旦卷入,面临资金损失时投诉无门,还可能因交易的匿名性被不法分子利用,参与洗钱等违法活动 。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