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

安全、快速、便捷的加密货币交易服务,支持超过1000种数字资产的现货和衍生品交易。

24h 交易量
$8.5B
用户
15M+
币种
1000+

中国最早怎么买比特币?早期交易图景与监管警示

在比特币进入公众视野的初期,中国曾是全球重要的交易市场之一。回顾中国最早购买比特币的路径,既能看到虚拟货币在国内的发展轨迹,也能更清晰地理解当下监管政策的必要性。​

2011 年前后,比特币开始进入中国,最初的购买渠道极为有限。彼时,国内尚未出现专业的加密货币交易所,爱好者多通过海外平台(如 Mt.Gox)进行交易。由于跨境支付不便,早期玩家往往借助论坛(如比特币中国论坛)寻找线下交易对手,通过银行转账、支付宝转账等方式完成法币与比特币的兑换。例如,2013 年之前,北京、上海等地的比特币爱好者会在论坛约定见面地点,当面用现金交易,这种 “一手交钱、一手转币” 的模式,成为早期比特币流通的主要方式。​

2013 年,国内首家比特币交易所 “比特币中国” 成立,标志着比特币交易进入平台化阶段。此后,火币、OKCoin 等交易所相继出现,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的线上交易渠道。当时的流程相对简单:用户注册账户后,通过银行转账将人民币充值到交易所,再用人民币购买比特币,交易完成后可将比特币提取到个人钱包。2013 年 11 月,比特币价格首次突破 1000 美元,国内交易所的日交易量一度占据全球 80% 以上,大量投资者涌入市场,甚至出现 “网吧集体挖矿”“餐馆接受比特币支付” 等现象。​

早期购买比特币的风险在当时已初现端倪。2013 年,央行等五部门发布《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》,明确比特币不是货币,不具有法偿性,但未完全禁止交易。部分投资者因平台技术漏洞导致资产丢失,也有因价格剧烈波动(如 2013 年 12 月单月跌幅超 50%)遭受损失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早期交易所缺乏监管,存在资金安全隐患,2014 年 Mt.Gox 倒闭事件波及大量中国用户,许多人因此血本无归。​

2017 年是中国比特币交易的转折点。当年 9 月,央行等七部门发布公告,明确禁止代币发行融资,随后国内三大交易所(比特币中国、火币、OKCoin)相继宣布停止人民币交易业务。自此,境内合法购买比特币的渠道被彻底关闭。尽管此后仍有少数人通过境外平台或点对点交易绕过监管,但此类行为已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面临法律风险和资产损失风险。​

回顾中国最早购买比特币的历史,不难发现:早期的宽松环境催生了交易热潮,但也积累了大量风险。如今,我国对虚拟货币交易的禁令,正是基于保护投资者权益、维护金融稳定的考量。对于普通民众而言,了解早期交易路径并非为了复刻历史,而是要认清虚拟货币的投机本质 ——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,参与此类交易都如同在无护栏的悬崖边行走,最终难逃风险的反噬。

加密货币知识学院
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